政务新媒体
  • 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信息发布

2022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信息来源:本单位 | 发布机构: | 发布日期:2023-04-27 【字体:

《宜宾市财政局关于开展2023市级部门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宜财绩〔2023〕2号)文件要求,我局对2022年市级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进行了自评,现将自评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一、部门基本情况

(一)机构组成

宜宾市商务局部门下属预算单位2个,其中行政单位1个,事业单位1个。市商务局机关是财政全额拨款行政单位、独立核算机构,设下列内设机构15个:办公室、机关党委(人事科)、财务科、政策研究科、综合科、电子商务与信息化科、服务业发展协调科、市场秩序科、商贸服务与消费促进科、市场建设与运行科、对外贸易发展科、国际合作推进科、新经济产业科(会展经济服务科)、物流产业发展科、物流通道推进科。市服务业发展促进中心是二级预算单位,属于财政全额补助的公益一类事业单位。

(二)机构职能和人员概况

1.机构职能

1)贯彻落实国家、省有关国内外贸易、国际经济合作,新经济发展和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制定全市商务领域发展的相关战略规划、计划和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

2)按要求承担全市服务业发展工作中组织实施的协调职责,推动其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第三方物流发展,指导流通企业改革、商贸服务业和社区商业发展;提出促进商贸企业发展的政策建议,推动流通标准化和连锁经营、商业特许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的发展。

3)制定全市市场体系建设规划、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指导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和市场体系建设工作,推进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组织实施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工程,促进城乡市场一体化发展。

4)承担组织实施重要消费品市场调控和重要生产资料流通管理的责任;负责建立健全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应急管理机制,监测分析市场运行、商品供求状况,调查分析商品价格信息,并进行预测预警和信息引导,按分工负责重要消费品储备管理和市场调控工作。

5)制定全市物流产业发展规划、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营造统一开放、规范有序的物流市场环境;负责物流产业统计分析,建立我市物流人才库和物流企业数据库。

6)负责协调推进物流通道建设,加强与其他城市的物流合作;负责全市重要物流节点和物流园区(中心)管理工作,推进全市物流体系建设。

7)研究拟订全市新经济产业发展规划、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承担数字经济、智能经济、绿道经济等新经济领域产业发展的组织协调。

8)承担牵头协调全市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的责任;负责商务领域行政执法工作,拟订规范市场运行和流通秩序的政策,推动商务领域信用建设,完善市场秩序举报投诉服务网络建设,按有关规定对特殊流通行业进行监督管理。

9)拟订促进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的政策措施,指导对外贸易行业执行国家进出口商品、加工贸易管理办法和进出口管理商品、技术目录,组织实施重要工业品、原材料和重要农产品进出口总量计划,会同有关部门协调大宗进出口商品和出口加工区的业务工作,指导贸易促进活动和外贸促进体系建设。
    10)依法监督技术引进、设备进口、国家限制出口技术的工作,推进进出口贸易标准化工作,牵头负责发展服务贸易的相关工作,推动服务外包平台建设。
    11)承担组织协调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和技术性贸易壁垒等与进出口公平贸易相关工作的责任,建立进出口公平贸易预警机制,牵头开展对外贸易调查、产业损害调查和对经营者集中行为的反垄断审查,指导、协调国外对我市出口商品的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的应诉及相关工作。

12)贯彻执行外商投资地方性法规、政策措施、中长期规划和改革方案;参与指导外资并购工作;指导协调全市国家级经开区和国(境)别产业园区工作;负责全市国际合作园区建设推进工作,指导国际合作园区的对外开放交流工作职责。
    13)负责全市对外经济合作工作,拟订并执行对外经济合作政策,依法管理和监督对外承包工程、对外劳务合作和出境就业等,承担境外投资管理的责任,牵头负责外派劳务和赴境外就业人员的权益保护工作,管理多双边对我市的无偿援助和赠款(不含财政合作项目下外国政府及国际金融组织对我市赠款)等发展合作业务。

14)拟订全市电子商务发展规划、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负责全市电子商务运行监测、分析、统计汇总、考核协调,并提出对策建议。

15)负责职责范围内的安全生产、生态环境保护等工作。

16)承担全市服务业发展相关辅助性、事务性工作。收集全市服务业运行情况,开展运行分析,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参与全市服务业对外交流合作和招商引资,市政府投资的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现代服务业综合信息平台的建设与管理等相关工作。协助研究全市服务业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做好服务业人才培训工作。承担丝绸行业管理相关辅助性,事务性工作。

17)完成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任务。

2.人员概况

宜宾市商务局机关行政编制数40名,机关工勤编制数3名。目前在编人员42名、代管离休人员7人、代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人员10人、退休人员58名。

宜宾市服务业发展促进中心共有编制数15名。2022年底实有在职人员10人。

(三)年度主要工作任务及整体支出绩效目标

1.坚定不移打赢“开门红”攻坚战。确保完成省定服务业增长8%、社消零增长9.5%、进出口增长20%的一季度调度目标。一是聚焦服务业,围绕政策引领、挖潜扩量、主体培育、项目支撑四个方面下功夫,抓好一季度规上限上企业入统工作,形成发展新增量。二是聚焦市场消费,积极举办“迎春购物月”系列消费促进活动,完成趋势二手车交易市场等重点单位入统工作,推广屏山县农产品销售入统模式,加快“川南汽车城”落地步伐,并将旅游业住宿、餐饮等消费成效体现到社消零中。三是聚焦外贸进出口,鼓励领歌智谷、布鲁博等智能终端企业加大出货力度,鼓励天宜锂业等企业加快原料、设备进口,引导智能终端、新材料、新能源企业自营进口原辅材料、先进设备、先进技术等,推动“外贸进口年行动”落地落实、收获实效。

2.坚定不移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一是抓机制建设。完善“部门—产业—企业”联动工作机制和运行调度机制,分行业分县区分析研究挖增量、保存量,引导区县差异化错位发展,形成优势互补、集聚集约的产业发展格局。二是抓项目建设。完善“54211”工程重点项目推进机制,筛选形成重点项目名单,引培大型体验式商业综合体,实现服务业能级提升,全年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00亿元以上。计划“十四五”期间策划包装推出累计投资超1000亿元的招商项目,目前已策划包装项目70个、计划总投资751.8亿元。三是抓三产融合。指导制造业、种养殖业等企业产业链条向服务业延伸,成立产品研发、销售类企业,拓展经济上升空间,力争全年孵化三产融合企业40户、新增营收20亿元。四是抓企业培育。深入调查梳理制约企业发展的障碍瓶颈并精准帮扶,力促服务业企业升规提档,全年力争新增规上限上企业100户。

3.坚定不移推动商贸流通高质量发展。一是围绕“醉美宜宾·浪漫三江”夜间经济品牌,升级打造科教公园π、高铁中心美食会客厅等夜间经济重点项目,构筑“一核四区多点”夜间经济发展格局。二是持续推进“幸福宜宾”农贸市场提升工程,实施县域商业体系试点工作,培育壮大宜宾国际竹产品交易中心、趋势二手车交易市场等大型专业市场,加快川滇黔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临港西南汽车城等项目建设,探索将农贸市场商品交易市场销售额纳入社消零限额以上统计。三是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业,启动京东城市旗舰店展示中心、宜宾白酒文化体验中心建设,建成数字化产融协同平台、电商新业态基地,运营好长江上游区域大数据中心暨大数据产业园,全力打造全省数字经济示范区。

4.坚定不移推动对外开放高质量发展。一是积极完善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功能,建立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大力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推动跨境电商发展,实现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新突破。二是积极招引沿海供应链企业,通过供应链企业的全方位服务确保智能终端产业出口数据不外流。深化“万企出国门”活动,强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和南向开放市场经贸合作,优化国际市场布局,为企业“走出去”寻求商机和项目。三是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增强外向型产业承揽能力,扩大优势特色产品出口,激发外贸发展新动能。四是建立重点项目跟踪服务制度,加强与经济促进组织合作,提供个性化指导和服务,推动本土企业赴海外开拓市场、投资兴业。

5.坚定不移推动物流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推进“248”物流网络节点体系建设,重点完善象鼻公铁物流园对外通道基础设施,加快临港国际物流园和菜坝城市物流园拓园扩区。二是引进宜宾•西南农产品冷链物流港、宜宾美菜物流中心、捷华物流配送中心等项目落地建设。三是实施城乡高效配送试点,推广新技术、新模式促进物流降本增效,打造县、乡、村三级电商物流体系。稳定开行“宜宾—钦州”铁海联运国际货运班列。四是大力招引龙头,引进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指导本土企业进一步提升标准化、现代化水平,促进物流协调发展。

6.坚定不移推动营商环境高质量打造。一是持续推进法治商务建设,深化行政审批改革,推进政务服务“全程网办”即时办结工作,强化法治宣传教育,努力提高治理能力。二是强化商务诚信体系建设,促进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管理模式逐步形成。三是统筹抓好全市商务领域安全生产、信访维稳工作,抓好2022年商务领域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进商务领域国企改革遗留问题妥善解决,持续构建良好营商环境。

7.坚定不移推动干部队伍高质量建设。一是持续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深化管党治党责任落实、反腐倡廉建设、干部作风建设、意识形态建设等工作,引导党员干部职工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构建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二是持续推进党政企结联,共建“红色物流”示范新模式,完成1-2个“红色物流”示范企业支部创建,推动行业党组织实现应建尽建,分批次做好下辖非公企业党组织划转。三是加强机关干部队伍建设,强化党员身份意识、先锋意识和履职意识,有计划地开展轮岗交流。

二、部门资金收支情况

(一)部门总体收支情况

1.部门总体收入情况

2022年市商务局部门财政拨款收入4784.79万元、非税收入征缴69.63万元。

2.部门总体支出情况

2022年市商务局部门总体支出25872.399万元。其中:财政拨款支出4784.85万元、市级政策项目支出9481.67万元、省级政策项目支出8555.4万元、中央政策项目支出3050.479万元。

3.部门总体结转结余情况

2022年市商务局部门无结转结余。

(二)部门财政拨款收支情况

1.部门财政拨款收入情况

2022年市商务局部门财政拨款收入4784.79万元。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046.49万元、公共安全支出8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08.72万元、卫生健康支出45.65万元、商业服务业等支出3176.55万元、住房保障支出93.38万元、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6万元。

2.部门财政拨款支出情况

2022年市商务局部门财政拨款支出4784.85万元。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046.49万元、公共安全支出8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08.72万元、卫生健康支出45.65万元、商业服务业等支出3176.60万元、住房保障支出93.39万元、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6万元。

3.部门财政拨款结转结余情况

2022年市商务局部门无结转结余。

三、部门整体绩效分析

(一)部门预算项目绩效分析

1.人员类项目绩效分析

2022年市商务局部门人员类项目经费共计1481.28万元,已分别按时按实发放到位,主要用于在职52人、退休104人、代管离休干部7人、代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干部10人、代管遗属人员4人的基本工资、绩效、津贴补贴、生活补助、保险、住房公积金等;绩效目标进度按预期目标完成,预算执行率100%,无结转结余资金。

2.特定目标类项目绩效分析

2022年市商务局部门特定目标类预算项目41个,共计3283.53万元。促进了全市商务经济发展,承办名酒博览会、开展“品味宜宾”—长江首城通航城市系列活动、发放消费券、开展商务重点项目投资促进工作等,项目资金管理科学规范,充分发挥了商务资金效益,促进全市经济消费的回暖。2022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完成1308.7亿元,总量居全省第3位;全市实现电商交易额551.06亿元,同比增长14.20%,增速由2021年的全省第4位跃升至第2位,高于全省12.16个百分点;实现进出口总值316.9亿元,同比增长33.7%,首次跃居全省第二位,均创历史新高。绩效目标进度超过预期目标,工作完成率100%,预算执行率100%,无结转结余资金。

(二)部门整体履职绩效分析              

1.抓主体育增量,推动服务业能级提升。强化顶层设计,完善服务业稳增长调度和重点行业发展调度机制,成立6个重点产业专班,分工推进重点领域产业发展、企业帮扶、经济运行等工作;编制《宜宾市“十四五”暨2026年服务业发展规划》,出台服务业助企纾困稳增长“十条措施”等针对性政策认真落实中、省、市系列政策,全力帮扶市场主体。强化项目拉动,城市书香文商旅综合体、童梦乐园等大型服务业项目签约落地,科教公元π、马湖府文化旅游消费集聚区等项目建成投运;23个商务项目纳入市级重点项目重点支持,全年完成投资62.39亿元,年度投资完成率100.69%。强化主体培育,建立服务业“达标、成长、种子”3类梯度培育库,推进“转企升规”行动,总结推广商贸领域“升规入统”10大成功案例,并率先在全省实现二手车交易纳入限上统计,全年新“升规入统”企业将达315户,超额完成省定任务。2022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完成1308.7亿元,总量居全省第3位;比上年增长3.9%,增速居全省第4位;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全省1.6、1.9个百分点。

2.强措施促消费,推动消费品市场回暖升级。抓活动提振。常态化开展“迎春购物月”“金秋消费月”等系列消费促进活动,全年发放惠民消费券2.6亿元,重点支持餐饮、住宿、零售等行业,拉动消费超50亿元。抓场景建设,首创“城市购物节”概念,在重点通航城市打造移动消费场景,线上线下同步推介宜宾城市品牌,上海、杭州等6个城市销售产品超1.2亿元,签订销售订单1.2亿元,“宜宾造”产品成功进入当地市场供应链;大力发展夜间经济,创新打造“宜宾大夜市”模式,38个夜间经济项目全部投运,冠英古街、李庄古镇等成为热门打卡地,筠连南丝绸之路不夜城等县域项目亮点纷呈。抓数字商务,打造京东·西南数字化产融协同平台,推动大宗商品集采集销,全年网络交易额突破32亿元,成为全市规模最大的网络交易平台;积极推广“宜人宜礼”“宜宾汇”“筠品荟”区域公共品牌,整合市内特色产品和企业,构建“电商物流+乡村振兴+消费升级”新样板;大力发展直播电商,翠屏区直播电商孵化基地建成投运,2022年,全市实现电商交易额551.06亿元,同比增长14.20%,增速由2021年的全省第4位跃升至第2位,高于全省12.16个百分点;网络零售额115.12亿元,同比增长18.65%,增速居全省第2位,高于全省16.03个百分点

3.抓平台拓市场,推动对外经贸加速发展。聚焦产业发展,建立重点企业走访服务机制,大力支持智能终端、动力电池等新兴产业拓展海外市场发展外贸业务,30户企业成功纳入全省千户重点外贸企业培育工程,全市新兴产业外贸总值占全市外贸总值比重增至60%以上。聚焦平台赋能,用好宜宾综合保税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等国家级开放平台,优势叠加推动外贸加速发展。积极申建能级平台,成功获批中国(宜宾)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和四川省绿色外贸循环经济产业园,我市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四川省开放发展示范市”。2022年宜宾市实现进出口总值316.9亿元,同比增长33.7%。外贸总值两年跨越两个百亿台阶,历史首次跃居全省第二位,其中出口总量首次突破200亿元,进口总量首次突破100亿元,均创历史新高。

4.扩通道育企业,推动现代物流跨越发展。突出规划引领,编制《宜宾市“十四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重点谋划打造成渝南翼多式联运国际枢纽,构建外联内畅的物流大通道。突出项目推进,强力推进怡亚通(宜宾)供应链整合中心等项目建设,并成功纳入全省智慧口岸物流发展示范市和绿色物流发展示范市建设支持范围。突出通道建设,全力畅通南向出海通道,稳定开行南向班列,2022年开行“宜宾-钦州”铁海联运国际货运班列122列,发运集装箱6112TEU。突出企业培育,全市A级物流企业总量增至23家,数量居全省第3位;安吉物流入选2022年首批全国商贸物流重点联系企业,蝉联全国物流企业前50强。

5.组架构提能力,推动现代会展健康发展。编制《宜宾市“十四五”区域国际会展中心发展规划》,推动宜宾国际会展集团成功组建,全面投运宜宾国际会议中心,完成筠连茶叶交易会展中心主体建设。高标准承办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绿色低碳出行展览会,组织参展企业287家,现场观众达10万人次,展产联动成效显著,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6.我市2022年度发种60.9万张,比上年增长3.4 %;收购蚕茧2952万公斤,比上年增长5.6%,完成全年目标管理任务211%,蚕茧产量、蚕茧质量继续位居全省第一位。全市蚕茧收购量上万担的县分别是珙县、高县、兴文县、叙州区。全年蚕茧收购综合均价49.16元/公斤,比上年下降4.21元/公斤,降幅7.7%;收购企业全年投放茧款14.51亿元,比去年减少0.42亿元,减幅2.8%;全年丝绸工业完成丝织品生产1055吨,较上年增产4.4%,丝绸工业企业产值4.85亿元,产值较上年减少7.2%,行业实现总产值19.6亿元,完成全年目标管理任务196%。

7.积极推进原长江绸厂职工租住军分区安阜干休所宿舍区整体搬迁前期工作。2022年7月,我局收到融通地产(四川)有限责任公司《关于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安阜街道新街1号房地产项目的安全风险告知函》,10月,收到翠屏区安阜街道办事处《关于长江长江绸厂小区(原宜宾市军分区干休所安阜宿舍区)D级危房相关事宜的函》,函告原长江绸厂小区房屋鉴定结果为D级危房,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应立即停止使用。为此,我局积极与宜宾军分区、融通地产(四川)有限责任公司、翠屏区安阜街道办三方沟通,请安阜街道办新街社区加强对该宿舍区的安全管理,加大安全隐患排查力度,并及时处理;加强该宿舍区安全事务管理,防止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

(三)结果应用情况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按照市财政局工作安排,我局在4月安排部署预算绩效评价工作,明确了由一名财务人员专门负责,具体工作由财务科牵头,组织、协调和督促各资金实施科室具体落实。

二是制定实施方案。为推进绩效管理工作健康有序开展,根据有关规定和要求,由财务科梳理出2022年中省市资金和使用责任科室,对评价的项目、时间及责任人等明确了主体责任,规范了工作内容,确保绩效评价工作有章可循,有序开展。

三是稳步推进工作。按照文件要求,2023年计划评价2022年项目58个,涉及年初预算22个、追加预算19个、市级政策资金项目5个、省级政策资金项目9个、中央政策资金项目3个,共计24371.08万元。实际完成绩效评价项目58个,评价金额24371.08万元。评价工作以部门单位自评为主,由各科室负责对本科室主要使用项目绩效自评工作进行督查、复审,并要求各科室分管领导审定。

(四)自评质量

   项目资金促进了全市商务经济发展,名酒博览会、品味宜宾系列活动、消费券发放、中省市政策资金等项目资金科学合理使用,充分发挥了资金效益,促进全市经济消费的回暖,服务业、电商、对外开放等业务再上新台阶。2022年整体绩效目标进度超过预期目标,工作完成率100%。 

四、评价结论及建议

(一)评价结论

2022年宜宾市商务局部门整体支出综合评价得分98.4分。总体而言,预算编制基本合理,预算执行总体达标,综合管理基本规范,整体效益良好。

(二)存在问题

受疫情影响,部份项目12月底完成。

(三)改进建议

1.绩效管理体系需要进一步健全。绩效管理是一个完整系统,由绩效计划、绩效实施、绩效考核、绩效反馈四部分组成,四者紧密相连,缺一不可,从目前管理现状看,绩效管理的整体性上还有差距,管理体系需要进一步健全。 

2.部门预算编制科学化、精细化水平有待提高。目前,部门预算编制要求功能科目、经济分类科目细化,但是在预算实际执行过程中,由于项目工作经费支出的不可预测性和不确定性等因素,造成实际支出与预算编制部分不符。

                                   

                                     宜宾市商务局

2023年4月27日


【打印本页】